和乌塘

云绕青山水绕堤,游人陌上手同携。
遗簪坠珥欢方洽,只恐楼头日欲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的温馨画面,通过四个层次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互动。

开篇"云绕青山水绕堤"用山水相绕的意象,勾勒出云雾缭绕的青山和碧水环抱的堤岸,就像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这里用两个"绕"字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让人仿佛看到云雾在青山间流动,河水温柔地环抱着堤岸。

第二句"游人陌上手同携"把镜头拉近,聚焦在结伴同游的人们身上。"手同携"这个细节特别生动,既可能是情侣牵手,也可能是友人相扶,传递出亲密无间的氛围。田间小路上并肩而行的身影,让整个画面顿时有了人情味。

第三句"遗簪坠珥欢方洽"最有趣,写游人玩得太开心,连发簪耳环都掉了还不知道。"欢方洽"说明欢乐气氛正浓,这种忘我的状态反而最能体现真正的快乐。诗人不直接说"玩得多开心",而是用首饰散落的细节来表现,既含蓄又传神。

最后"只恐楼头日欲西"笔锋一转,在欢乐中注入一丝淡淡的惆怅。就像我们玩得正高兴时突然发现天色已晚,那种恋恋不舍的心情。这里的"恐"字用得巧妙,把人们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担忧生动表现出来。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短视频:先是大全景的山水,然后推近到游人特写,接着捕捉首饰掉落的细节,最后用夕阳点出时间流逝。诗人通过动静结合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变化,让我们感受到春日郊游的愉悦,也体会到美好时光的珍贵。这种欢乐中带着淡淡忧伤的复杂情感,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