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望勾漏

迢递策敝车,言寻稚川子。
风雨何凄其,荡然涤尘滓。
濛濛山下云,泠泠峡中水。
云水幽以深,径路凭谁指。
丹灶突无烟,白石徒齿齿。
至今不可攀,邈焉怀斯理。
我家西山阳,许令实同里。
玄都计非遥,赤县更伊迩。
冲举遽难期,沈沦恒自耻。
孺子傥可言,请为公纳履。

现代解析

这首诗《雨中望勾漏》描绘了诗人在雨中寻找隐士稚川子的旅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开头写诗人长途跋涉,驾着破旧的车子去寻找传说中的隐士稚川子。风雨交加,环境凄凉,但雨水也洗去了尘世的污浊。这里用风雨象征现实的艰难,而"涤尘滓"则暗示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的烦恼。

中间部分描写山间云雾缭绕,峡谷中流水清冷,营造出幽深神秘的氛围。诗人迷失了方向,找不到通往隐士居所的路。丹灶(炼丹的炉子)没有烟火,白石排列整齐却无人使用,暗示隐士已经离去,留下空寂的遗迹。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隐士生活的高洁和难以企及。

最后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家乡西山,提到与隐士许令是同乡。虽然仙境(玄都)和人间(赤县)看似不远,但想要飞升成仙(冲举)很难实现,而沉沦世俗又让他感到羞耻。最后用"孺子傥可言,请为公纳履"的典故,表达愿意像张良为黄石公穿鞋那样虚心求教,暗示诗人渴望得到高人指点的心愿。

全诗通过雨中寻访隐士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心理。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追求精神自由的执着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