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大夫曾署大沽河过此有感

偶过先子曾游处,触物逢人倍感伤。每讶沧桑谁变改,翻悲天地有存亡。

当年渔父犹知德,旧日官衙不见墙。向晚潮声和泪落,寒烟带日色苍苍。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路过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内心充满感伤。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深切感慨。

首联写作者偶然来到父亲曾经任职的地方,看到熟悉的景物和人,内心倍感伤痛。这里"先子"指已故的父亲,"触物逢人"说明眼前的一切都勾起回忆。

颔联用"沧海桑田"的典故,感叹世事变迁之快,连天地都在不断变化消亡。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颈联具体描写变化:当年受过父亲恩惠的渔民还记得他的恩德,但父亲办公的官衙连围墙都不见了。通过"渔父知德"与"官衙无墙"的对比,暗示真正的功业留在人心,而非建筑。

尾联以景结情:傍晚的潮声仿佛和着泪水落下,暮色中的寒烟与落日更添凄凉。用潮声、泪水、寒烟、落日这些意象,将内心的悲伤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

全诗语言朴实却情感深沉,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表达了睹物思人、感怀时事的复杂情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对亲人、对往事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时光无情的无奈与哀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