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寄怀欧嘉可谢伯子黎美周诸子言念去岁同游宝莲正今日也后晤何地可期
去岁兹晨共访僧,夜深犹借佛前灯。
但令作偈应无住,独喜吟诗得未曾。
芳坞莺声春似故,玉沙蜡屐雨同登。
看花恰到无言处,君在云山第几层。
但令作偈应无住,独喜吟诗得未曾。
芳坞莺声春似故,玉沙蜡屐雨同登。
看花恰到无言处,君在云山第几层。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去年和朋友一起春游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再次相聚的期待。
前四句回忆去年今日:去年这个时候,我们一起去寺庙拜访僧人,夜深了还借着佛前的灯光聊天。那时候大家即兴作诗("作偈"指写佛门诗),自由自在("无住"指不受拘束),特别享受这种难得的吟诗乐趣。
中间两句写当时的春景:开满花的山坞里,黄莺的叫声和往年一样动听;我们穿着防水的蜡木鞋("蜡屐"),冒雨一起登山赏景。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看花看到沉醉忘言的时候,忽然想到你们现在都在哪里呢?("云山第几层"用云雾缭绕的山比喻朋友各自所在之处,既写实景又暗含思念)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把三个画面串联起来:佛寺夜话、雨中登山、花前沉醉。通过"同游-独忆"的对比,把对友人的思念写得既温馨又带着淡淡的惆怅。最妙的是结尾的问句,让整首诗的意境突然开阔,给人无限遐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