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老会诗(真年八十七)
垂丝今日幸同筵,朱紫居身是大年。赏景尚知心未退,
吟诗犹觉力完全。闲庭饮酒当三月,在席挥毫象七贤。
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临阶花笑如歌妓,
傍竹松声当管弦。虽未学穷生死诀,人间岂不是神仙。
吟诗犹觉力完全。闲庭饮酒当三月,在席挥毫象七贤。
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临阶花笑如歌妓,
傍竹松声当管弦。虽未学穷生死诀,人间岂不是神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聚会时的欢乐场景,展现了他们豁达洒脱的晚年生活。全诗用轻松愉快的笔调,传递出"老有所乐"的积极人生态度。
开头两句写老人们白发苍苍("垂丝"指白发)却精神矍铄,穿着鲜艳的官服("朱紫")参加宴席,以高龄为荣。接着用"赏景""吟诗"展现他们老当益壮的精神状态,虽然年迈但思维清晰、精力充沛。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聚会场景:在春光明媚的庭院饮酒,像古代"竹林七贤"那样挥毫泼墨;煮茶时茶汤碧绿如秋雾,举杯时美酒映着晚霞。最有趣的是把台阶边的花朵比作歌女,把风吹竹松的声音当作音乐,这些比喻既新颖又充满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虽然老人们还没参透生死奥秘,但这样快意的生活,不就像神仙一样吗?这里没有对衰老的哀叹,反而洋溢着享受当下的智慧,传递出"心不老,人就不老"的乐观精神。
全诗就像一幅生动的"老年欢乐图",用明快的色彩、声音和比喻,打破了人们对年迈的刻板印象,让人看到晚年也可以如此精彩。这种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在今天尤其值得年轻人学习。
刘真
(764—845以后)一作刘贞。郡望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曾任慈州刺史。晚年居洛阳,武宗会昌五年(845)三月,与吉皎、郑据、卢真、张浑于白居易履道私第为“七老会”,作《七老会诗》。其年夏,又合李元爽、僧如满为九老会。人慕之,绘为“九老图”。事迹散见白居易《七老会诗序》、《唐诗纪事》卷四九。《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