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自然的画面,道出了生活中常见的差异现象和处世智慧。
前两句写树枝的对比:南边的枝条享受阳光温暖,北边的枝条却承受寒冷,明明是同一位春风吹拂,却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这就像现实生活中,同样的环境里有人顺遂有人困顿,引发人们对命运差异的思考。
后两句给出温柔的处世建议:站在高楼上别吹哀怨的笛子(指不要抱怨不公),不如和大家一起靠在栏杆上静静欣赏风景。这里传递出两种智慧:一是面对差异要保持平常心,不过分计较;二是学会转换视角,把注意力放在共享美好事物上。
全诗用树枝、春风、高楼等日常景物,把深刻的人生哲理说得亲切自然。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包容平和的态度——承认差异的存在,但不被其困扰,而是选择与众人一起发现生活中的美。这种既清醒又豁达的生活智慧,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启发。
释从瑾
释从瑾(一一一七~一二○○),号雪庵,俗姓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住四明天童寺。宁宗庆元六年卒,年八十四。为南岳下十七世,心闻昙贲禅师法嗣。有《颂古集》一卷,收入《续藏经》。《增集续传灯录》卷一有传。今录诗四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