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藏楼杂诗 其十五 (戊申)
合群时未来,众势苦易散。
相安三百年,可虑在满汉。
外族方侵凌,万钧系一线。
幸君毋绝之,失手且糜烂。
汉存满自安,其意岂好叛?
谁令走胡越,迫之乃惊窜。
惜哉无大臣,独立济时难。
榱崩侨将压,子产空悽叹。
相安三百年,可虑在满汉。
外族方侵凌,万钧系一线。
幸君毋绝之,失手且糜烂。
汉存满自安,其意岂好叛?
谁令走胡越,迫之乃惊窜。
惜哉无大臣,独立济时难。
榱崩侨将压,子产空悽叹。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作者在清末社会动荡时期写的一篇"忧国忧民日记"。核心说了三件事:
1. 民族团结的危机(前8句) - 当时中国像一盘散沙,满汉民族表面和睦相处三百年,其实暗藏裂痕 - 外国列强正在侵略("外族侵凌"),国家命悬一线("万钧系一线") - 作者急得直跺脚:满汉本是命运共同体("汉存满自安"),现在矛盾激化完全是被逼的
2. 领导无能的愤怒(后6句) - 痛批朝廷没有靠谱的大臣("惜哉无大臣") - 把国家比作快塌的房子("榱崩"),官员却像春秋时的子产那样只会叹气不干活
3. 全诗的精髓 用现代职场来比喻:就像公司面临收购危机时,内部部门还在互相甩锅,管理层却开会不决策。作者既着急内部矛盾,更愤怒领导不作为,最后那句"子产空悽叹"简直是在说:"领导除了叹气还会啥?"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长辈拍着桌子说大实话,把清末那种"外有豺狼内有蛀虫"的困境说得明明白白,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焦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