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方壶遥山古木图为桂元芳赋

千年老蛟方蜕骨,蹇偃长身擘厓出。山樵熟视不敢近,似有雷霆护神物。

仙人来自方壶山,何以写此留人间。樛枝风动铁交屈,苍皮雨溜苔斓斑。

芗溪先生读书处,对面高标起烟雾。会将用汝作灵槎,八月因之上天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壮丽的山水画,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力,展现了画中古木的非凡气势和仙气飘飘的意境。

开头四句用蛟龙蜕皮的画面来形容古木的形态——就像一条千年蛟龙刚刚蜕完皮,弯曲着长长的身躯从山崖间破壁而出。连经验丰富的樵夫都不敢靠近,仿佛这棵树有雷霆在守护,暗示古木具有某种神秘力量。

中间四句交代这幅画的来历:来自仙山"方壶山"的仙人(指画家方方壶)将这样的神奇景象画下来留在人间。树枝像铁一样弯曲交错,树皮上雨水流过的地方长满了斑斓的苔藓,这些细节描写让古木显得更加古老沧桑。

最后四句转到画作的收藏者桂元芳(号芗溪先生),描写他读书时,画中的古木仿佛升起阵阵烟雾。诗人进一步发挥想象,说这棵神木将来可能会被用作通往月宫的仙筏,就像传说中八月乘槎登天的故事一样。

全诗通过蛟龙、仙人、登天等意象,将一幅普通的古木画作提升到充满神话色彩的高度,既赞美了画家高超的技艺,也表达了文人雅士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雷霆护神物"、"作灵槎上天"等想象尤为精彩,让静态的画作在读者脑海中活了起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