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傍晚的牵牛花,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平凡花朵的独特魅力。
前两句像一幅水彩画:雨后的篱笆旁,晚霞把天空染红,碧绿的藤蔓衬托着秋日的晴空,就像画家精心点缀的作品。这里用"点染工"形容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比人工绘画更精妙。
中间四句用星空和仙女的意象来拔高牵牛花:把花朵比作高悬的牵牛星(河鼓星),把薄雾中的花朵比作仙女轻纱般的衣裳在西风中飘舞。茜草般的红色与姜黄色在花瓣上交融,藤蔓优雅地攀爬在豆田之间。这些描写让普通的野花有了仙气。
最后两句最有趣:诗人发现牵牛花的花蕊有黑白两色,借此发出感叹——这样特别的花,怎么能和古代那种用来换羊的普通花卉相提并论呢?这里其实在说,看似平凡的牵牛花有着不平凡的特质。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把日常景物写出仙气,二是颜色描写鲜活(红霞、碧藤、茜彩、姜黄),三是结尾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告诉我们:生活中不起眼的事物,只要用心欣赏,都能发现其独特之美。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