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饯别四首送太史王忠铭北上 其四

南溟改缆逢春暖,北级瞻凫傍日高。
芳草茸茸迎剑旆,停云漠漠倚江皋。
三秋物候惟双鲤,五柳吟身已二毛。
事业兼为新侣建,渔舟从此趁秋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前两句写送别时的自然景象:南方的海面(南溟)春意渐暖,友人即将启程北上(北极),像野鸭追随着太阳高飞。这里用"改缆"暗示船只解缆出发,"傍日高"暗喻友人将追随帝王(古代常以太阳象征君王)建功立业。

中间四句通过景物寄托情感:茂盛的芳草仿佛在迎接持剑的使者(剑旆指官员仪仗),江边静止的云团(停云)默默陪伴着送行的人。诗人提到"三秋"(深秋)只能靠书信(双鲤指代书信)联系,而自己像陶渊明一样隐居(五柳指代隐居生活),却已头发花白(二毛指白发)。

最后两句是祝福:希望友人能和新同伴一起建立功业,而自己则像渔夫般继续平淡生活。"趁秋涛"既指趁着秋汛打渔,也暗含顺应时势的豁达。

全诗通过春草、停云等意象营造出静谧又略带惆怅的氛围,在祝福友人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淡淡哀愁。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仕途与隐居)形成巧妙对比,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