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
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

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次春日泛舟的闲适经历,却暗藏人生哲思。

前两句写实景:诗人乘着小船追随两岸春花前行,等掉头返回时却发现水路已难辨认。这里"路已迷"三字用得巧妙,既写实景——河道可能分岔多,也暗喻人生中许多选择一旦做出就难回头。

后两句转入意境营造:暮色中花香若有若无,太阳正从雕花小桥西边落下。诗人没有直接写自己的感受,但通过"暗香无觅"和"日落"的意象,自然流露出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怅惘。画桥这个意象特别生动,让人联想到江南水乡的精致之美,而夕阳为这幅画面镀上温暖又略带感伤的色彩。

全诗仅20字,却完成了从"出发-迷途-寻觅-日暮"的完整叙事,用简练笔法勾勒出人在自然中获得的微妙感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刻意的惆怅——就像我们某次郊游归来时,突然意识到某个美好的下午永远不会重来那般自然。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