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次雾山大明院进士万廷老介来谒
石桥跨斯干,路转得佛庙。叩钟集黑衣,迎我千指闹。
龙宫五十轴,金碧烂相照。空翠沾我襟,冥濛认堂奥。
无乃张公超,五里方术妙。邻居一逢掖,作名屣为倒。
莫言山未深,终当隐玄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深山佛寺的所见所感,充满禅意和隐逸情怀。我们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理解:
1. 寻访路上的惊喜(前四句) 诗人走过横跨溪水的石桥,在蜿蜒山路尽头突然发现一座佛寺。僧人(黑衣代指僧袍)们敲钟聚集,热情迎接的场景,用"千指闹"生动表现出人多热闹的场面,让读者仿佛听到钟声、看到僧侣纷至沓来的画面。
2. 佛寺的庄严与神秘(中间六句) 诗人用"龙宫"比喻佛殿,五十幅金碧辉煌的佛像(轴指画卷)在殿内交相辉映。山中雾气沾湿衣襟(空翠),朦胧中辨认殿堂轮廓,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意境。这里用张公超(东汉隐士)的典故,暗示寺院如同隐士居所般清幽玄妙。
3. 隐居的向往(最后四句) 遇到一位穿儒生服装(逢掖)的邻居恭敬行礼,让诗人感慨:别看这山还不够深,但已足够像玄豹(传说中隐雾避害的神兽)那样隐居了。结尾点明主旨——在喧嚣尘世中寻找心灵栖息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妙在将一次普通的寺庙探访,写得如探险般充满发现乐趣。从石桥溪水到金碧佛殿,从热闹相迎到静思隐居,就像带着读者完成了一场从尘世到净界的穿越之旅。特别是"空翠沾襟"的细节,让人真切感受到山雾的湿润清凉,体会到诗人与自然交融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