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 其一

苏秦佩六印,祸胎成旦夕。
扬雄赋逐贫,晚登逆莽册。
君子当穷艰,身啬志日益。
逃苦而就甘,名节千秋惜。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个历史人物的命运,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面对困境时,真正的君子应当坚守节操,而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原则。

前四句讲了两个反面例子:
1. 苏秦佩戴六国相印风光一时,但灾祸很快就来了(暗示他靠投机取巧获得的成功不长久)。
2. 扬雄早年写《逐贫赋》显得清高,晚年却接受了篡位者王莽的官职(批判他最终没能守住节操)。

后四句是作者的观点:
- 真正的君子在穷困时,物质上可以节俭,但志向要更加坚定。
- 如果为了逃避苦难就去追求享乐,这种背叛自己初心的行为,会让千百年来的人们都为他的名节感到惋惜。

全诗用历史故事作警示,语言简洁有力。核心思想是:做人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越是艰难越要坚守本心。这种价值观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不能丢掉做人的根本原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