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和李参政湖上杂咏

虚灵一寸心,攻者十七八。
炯然无常存,精粗皆著察。
卫丘騋牝蕃,鲁囿牛羊茁。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探讨了人心的复杂性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前四句讲的是人心就像一盏明灯("虚灵一寸心"),但常常被各种杂念干扰("攻者十七八")。不过只要保持清醒("炯然"),就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精粗皆著察")。这里用灯光比喻心智,说明虽然外界干扰很多,但只要保持专注,就能明辨是非。

后两句用了两个典故:卫国的丘园养着肥壮的母马("卫丘騋牝蕃"),鲁国的园林里牛羊茁壮成长("鲁囿牛羊茁")。这两个例子看似在说畜牧,实际上是用牲畜的茁壮成长来比喻人的品德修养——就像精心饲养的牲畜会变得肥壮一样,经过修养的心智也会变得更加清明强大。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内心虽然会受到各种干扰,但只要保持警觉和修养,就能培养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诗人通过日常可见的事物(灯光、牲畜)来比喻抽象的精神修养,让深奥的道理变得生动易懂。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