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钤辖馆使王公
家传勋力世能贤,四载坤维领帅权。
南诏酋豪弥款附,西州士庶赖蕃宣。
输忠感慨由诚府,接下恩勤自意筌。
月夕过从多命席,花时酬唱旋成编。
雅歌馀暇军容肃,陟状升闻帝愿延。
驰驿遽趋三召节,执圭俄觐九重天。
汉廷仪卫咸祗若,蜀郡朋僚共黯然。
赐封定应留晷刻,畴庸当便进班联。
圣神倚注期蕃锡,宥密崇高待九迁。
下客尘劳遇知己,愿言攀附跂英躔(《成都文类》卷一三)。
南诏酋豪弥款附,西州士庶赖蕃宣。
输忠感慨由诚府,接下恩勤自意筌。
月夕过从多命席,花时酬唱旋成编。
雅歌馀暇军容肃,陟状升闻帝愿延。
驰驿遽趋三召节,执圭俄觐九重天。
汉廷仪卫咸祗若,蜀郡朋僚共黯然。
赐封定应留晷刻,畴庸当便进班联。
圣神倚注期蕃锡,宥密崇高待九迁。
下客尘劳遇知己,愿言攀附跂英躔(《成都文类》卷一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官员送别一位叫王公的将领时写的,主要赞美他的功绩和人品,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祝福。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出身与功绩 开头说王公家族世代有功勋,他本人也很贤能。在四川(坤维)当了四年统帅期间,南诏(云南一带)的部落首领主动归附,西州(可能指西域或西部边疆)百姓也因他的治理安居乐业。说明他文武双全,既能打仗又能安民。
2. 人品与作风 诗中提到他为人忠诚正直("输忠由诚府"),对下属很关心("接下恩勤")。闲暇时喜欢和同僚聚会,赏花作诗("月夕命席""花时酬唱"),但治军依然严谨("雅歌馀暇军容肃")。这些细节展现了他刚柔并济的性格。
3. 升迁与荣耀 皇帝多次召见他("三召节"),他进京面圣时仪仗威严("汉廷仪卫咸祗若")。同僚们虽然舍不得("共黯然"),但相信他会被封赏更高官职("畴庸当便进班联"),甚至可能进入核心权力层("宥密崇高待九迁")。
4. 情感表达 最后两句是作者自谦,说自己是个小人物("下客尘劳"),但很荣幸认识王公这样的英杰,希望能追随他的脚步("愿言攀附跂英躔")。
整体魅力: 这首诗用平实的语言把一位将领的才能、功业、人格魅力写得鲜活立体。没有夸张吹捧,而是通过具体事例(如边疆安定、与同僚唱和)展现人物形象。最后流露的真挚情感也让送别诗更有温度。
姚涣
字虚舟。普州(今四川省安岳)人。宋代官员,诗人。姚涣世家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隋代开皇年中,姚涣先祖姚景彻,以征讨平泸夷战争,立战功被任命为普州刺史。姚景彻去世后,其子孙后代定居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