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书斋里常见的两件文具——印章和砚台,通过它们的状态展现了主人疏于打理、沉浸思考的生活状态。
"印文生绿经旬合"说的是印章的刻纹里长出了青绿色的霉斑,因为已经十多天没合盖使用了。这里用"生绿"这个细节生动表现出印章被闲置的状态,暗指主人很久没有题字盖章。
"砚匣留尘尽日封"讲的是砚台的盒子积满灰尘,整天都封着没打开。砚台是文人写字必备工具,"尽日封"三个字传递出主人近期没有动笔写作的信息。
两件文具的闲置状态共同勾勒出一个沉浸思考、远离俗务的文人形象。诗人没有直接写人,而是通过文具的状态来反映主人的生活状态,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文人或因沉思、或因懒散,许久不碰笔墨,任由心爱的文具蒙尘生霉的画面。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