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之为兽,形体特诡。
身倍数牛,目不逾狶。
鼻为口役,望头若尾。
驯良承教,听言则跪。
素牙玉洁,载籍所美。
服重致远,行如丘徙⑴。

现代解析

这首《象》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大象的外形和特性,读起来就像一幅活灵活现的动物速写。

开头说大象"形体特诡",意思是它长得特别奇特。接着用对比手法写具体特征:身体比几头牛还大,眼睛却比小猪还小。鼻子像仆人一样为嘴巴服务(因为大象用鼻子卷食物送进嘴),远远望去分不清哪边是头哪边是尾——这些描写既准确又有趣,让人立刻在脑海中勾勒出大象的滑稽模样。

后半段转向描写大象的性情和能力。说它性格温顺能听懂指令,听到命令就会跪下;洁白的象牙像玉石般漂亮,自古以来就被文人赞美。虽然体型笨重,但能驮运货物走远路,走路时像移动的小山丘。这里通过"跪"这个动作细节,展现大象通人性的特点;用"丘徙"(山丘移动)的比喻,把大象沉稳的步伐写得既形象又充满画面感。

全诗就像用文字给大象拍纪录片,从外貌到习性,从静态到动态,短短几句就抓住了大象最鲜明的特点。作者没有用复杂词汇,而是通过巧妙的比喻(如鼻子像仆人、走路像移山)和对比(巨大身体配小眼睛),让读者轻松感受到大象这种动物的独特魅力。最难得的是,字里行间还透露出人对大象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