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易懂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治国道理。
前四句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
1. 再大的池塘(大盈)也比不上无数小溪(百渎)汇成的江河,最终能浮起天际的船只。
2. 再高的山丘(崇丘)也是由小土块堆积而成,但堆得太高反而会遮住阳光。
这两个比喻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来自积累微小力量,但过度膨胀反而有害。
中间四句直接点明主题:
好的君王要像尧舜那样保持谦虚,尊重贤能之人,重视品德而非财富。如果骄傲自满,连亲人都会离散;如果不骄不躁,自然能收获各种美德。
最后两句用历史教训作结:
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原因,就是统治者骄傲放纵(夸淫)。这里"夸淫"指的是浮夸奢侈、放纵无度的行为。
全诗核心思想:
治国就像积水成河、积土成山,需要踏实积累。领导者要保持谦虚,重视人才和品德,警惕骄傲自满。用历史上的亡国教训警示后人,道理简单却发人深省。
种放
( 956—1015)洛阳人,字明逸,号云溪醉侯,又号退士。不事举业,隐居终南山豹林谷,以讲习为业,凡三十年,其间数召皆辞。真宗咸平中,以荐召对,授左司谏,直昭文馆,后往来于山林与朝廷之间,每至京师,生徒多就而受业。累拜给事中,仕终工部侍郎。性不喜浮图氏,尝裂佛经以制帷帐。终身不娶,晚节颇饰舆服,广置良田,门人族属多有仗势不法。曾上《时议》十三篇,有《太一词录》、《退士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