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溪

曾淬芙蓉色,寒波照眼明。
人间干莫尽,天上斗牛横。
剩有匡庐畔,双峰插紫清。
拟将欧冶子,西去问丰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把宝剑的神奇与不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传说故事,展现了它的珍贵和传奇色彩。

前两句写宝剑的锋芒:它曾在芙蓉花般的烈火中淬炼,寒光闪闪的剑身明亮得刺眼。这里用"芙蓉色"形容淬剑的火焰,既美丽又炽烈;"寒波"则形容剑刃的冷光,形成强烈对比。

中间四句用典故突出宝剑的珍贵:人间的名剑(干将、莫邪)都已消失,只有这把剑的光芒还能直冲天上星辰(斗牛星)。它像庐山双峰一样高耸入云,插入青天。这里借用"丰城剑气冲斗牛"的传说,暗示这把剑是稀世珍宝。

最后两句点出主题:诗人想带着铸剑大师欧冶子,去西方寻找这把宝剑的故乡——丰城。表达了诗人对这把传奇宝剑的向往和追寻。

全诗通过现实与神话的交织,将一把剑写得既真实又神秘。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剑的外形,而是通过淬炼过程、光芒效果、历史传说等侧面烘托,让读者感受到这把剑的非同寻常。最后以寻找宝剑的愿望作结,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