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杂诗 其六

在昔新河口,曾漂海大鱼。
然脂分异县,遗骨尚专车。
风物闻皆别,农桑望转虚。
自惭鞭算拙,辟土定何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路过一个叫新河口的地方,回忆起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件奇事:有条巨大的海鱼被冲上岸。当地人把鱼脂分给周边县城的人,剩下的鱼骨大到能装满一辆车。诗人通过这件往事,感慨世事变迁。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1. 前四句是回忆往事:用大鱼搁浅的奇特事件,展现海边生活的独特风貌。"然脂分异县"说明当时人们共享自然馈赠,"遗骨尚专车"用夸张手法突出鱼的巨大。

2. 五六句转折到现在:诗人发现这里的风土人情已经改变,农耕桑麻的景象也不如从前繁荣。"望转虚"三字透露出对民生凋敝的忧虑。

3. 最后两句自我反思:诗人惭愧自己不善经营(鞭算指理财能力),不知道开垦土地发展农业会怎样。这里其实暗含了对当地民生问题的关切,以及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自责。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大鱼传说勾起读者兴趣,从具体事件引申出深刻思考
- 通过今昔对比,自然流露对民生问题的关切
- 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最后两句的自责尤其打动人心
- 留下开放性问题,让读者思考"辟土定何如"的答案

诗人没有直接批评时政,而是通过个人见闻和内心独白,委婉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忧思,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