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香山寺过夜时的所见所闻,展现了一幅幽静空灵的山寺夜景图。
开头两句写的是溪边小桥上爬满了藤蔓植物,山风吹过石阶,带来阵阵清香。这里用"蔓茑萝"和"空香"营造出自然界的生机与禅意交融的氛围。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画面:山泉回旋流淌发出滴答声,诗人静静坐着看远处山峰渐渐暗下来。松树的枝叶覆盖着台阶下的石头,山花从云雾缭绕的小径上飘落。这些描写很有层次感,从听觉(泉声)到视觉(山峰、松石、花径),再到空间感(由近及远),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高处的轩窗边躺着休息时,远处传来清冷的磬声。这个结尾很妙,用声音收束全诗,既点明了寺庙环境,又以"泠泠"的磬声衬托出夜的静谧。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静中有动":藤蔓在生长、山泉在流动、花在飘落、磬声在回荡,但这些动态反而更凸显出山寺的宁静。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流露出超然物外、身心俱静的禅意。读起来让人感觉心灵都被洗涤了一般。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