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子高赴廷对

九十九峰矗天起,家在前峰夕阳里。
蛮徭虎豹断行人,小市寒城净如水。
驩传有客闯然来,{左扌右监}衣视之吾兄子。
云从诸侯贡,往备天子使。
来时吾父为我言,女之靖州问安否。
靖州苦好修,女从得师友。
世方白首声利场,父诏承乃如此。
柳阴花影春风香,喜极无言澹相对。
家学既尔殊,天资亦云美。
自庵寂寥无可赠,赠以庵中一个自。
吾闻古之人,仕学皆为己。
上不可欺其君,下不忍虐其类。
此岂有为然,凡以自靖耳。
我之行止命於天,上下四方难豫拟。
旦将处靖献于君,无限功夫归语尔。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叔叔送侄子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廷对)时的情景和叮嘱,充满了家族温情和人生智慧。

开篇用"九十九峰"的壮丽景象烘托离别氛围,老家在夕阳下的山峰间,而侄子要穿越有野兽出没的荒僻山路去赶考。当穿着简朴的侄子突然出现时,叔叔又惊又喜。

叔叔回忆说:你父亲曾托我去靖州看望你,得知你在那里拜了好老师,专心治学。现在世人都忙着追名逐利到白头,而你父亲却这样用心培养你。此刻在春风花影中相见,欣慰得说不出话。

叔叔强调了两点家学传承: 1. 我们家的学问与众不同 2. 你天资聪颖

因为庵堂清贫没什么可送,叔叔送了最珍贵的礼物——"一个自",意思是保持真我。他教导侄子:古人做官求学都是为了修养自身,上不欺君,下不虐民,这样做不是为了功利,只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最后叔叔说:人的际遇由天定,很难预料。但你要记住,无论何时都要用正直之心侍奉君主。这些人生道理,你要细细体会。

全诗通过送别场景,展现了书香门第的教育理念:读书不是为了功名,而是为了修身;做官不是为了权势,而是为了践行道义。叔叔的谆谆教诲中,既有长辈的期许,更有人生的通透智慧。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