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僧楼看沈启南画因怀画中诗人存殁

寻僧重上宝峰楼,对景兴怀不自由。
东海伤心诸老散,西湖回首十年游。
摩挲旧画题新句,惭愧青山对白头。
空负梨花一尊酒,无人共载木兰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重登宝峰楼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故人的思念。

开头两句说作者再次登上宝峰楼寻找僧人,眼前的景色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往事。"不自由"三个字很传神,说明这种怀念之情是自然涌上心头的,无法控制。

中间四句是回忆。作者想起东海那边的老朋友们都已分散,令人伤心;回首十年前在西湖的游玩,恍如隔世。他抚摸着墙上旧日的画作,在上面题写新诗,看着不变的青山,却感叹自己已经白发苍苍。这里"惭愧"二字用得巧妙,既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暗含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最后两句最动人。作者带着酒来到梨花盛开的季节,却找不到当年同游的伙伴一起乘船赏景。"空负"二字道出了深深的遗憾,美酒美景无人共享的孤独感跃然纸上。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故人离散的惆怅。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楼还是那座楼,画还是那幅画,青山依旧在,但当年一起赏景的人却已不在身边。这种人生体验,古今相通,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