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山解]管变青律
[山解]管变青律,帝里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
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
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
箫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
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
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
忍独醒归去。
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
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
箫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
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
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
忍独醒归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元宵节的繁华盛况,充满节日烟火气和人间温情。
上片像一组热闹的镜头:
1. 开篇用"竹管变调"暗示季节转换,春风带着暖意吹进皇城,为节日铺垫氛围。
2. "庆嘉节"三句直接切入主题:正月十五家家挂彩灯,街道上飘着脂粉香风,满眼都是穿着华服的行人。
3. "十里然绛树"最震撼——整条街的树上挂满红灯笼,像燃烧的珊瑚树。皇宫前的鳌山灯盏高耸入云,鼓乐声震天响。
下片转入更生活化的场景:
1. 夜深时月光如洗,照出许多浪漫故事:花园小径里有人偷偷解姑娘的衣带(绝缨),有人像潘安那样被投掷水果示爱。
2. "更阑"三句特别生动:烛光花影里,多少年轻人正在邂逅。这种自由恋爱的画面,在封建社会非常难得。
3. 最后升华主题:太平盛世官民同乐,面对这样美好的夜晚,谁舍得清醒着独自回家呢?
全词妙在:
- 像纪录片般全面:从天气到建筑,从集体狂欢到私人约会都囊括
- 用"绛树""鳌山"等夸张比喻让人身临其境
- "绝缨掷果"的典故用得俏皮,把古人的浪漫写得活灵活现
- 结尾"争忍独醒"道出普世心理——这样的良辰美景,醉在其中才不辜负
本质上,这是首高级的"节日vlog",用文字带我们穿越回千年前那个灯火辉煌的元宵夜,感受古人如何纵情享受生活。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