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卢山人的隐士朋友,他放弃世俗名利、回归自然生活的故事。
第一句"有欠牛眠子为寻"是说卢山人像古代隐士一样,连睡觉都随意躺在牛睡过的地方,表现他随遇而安的性格。"剩将朽胔换华簪"用对比手法:把腐烂的尸体(象征死亡)和华丽的发簪(象征富贵)交换,暗示他看破生死、不慕荣华。
第三句"家阡只免牛羊到"描写他的住处:家门前的小路连牛羊都不常来,说明住在非常僻静的地方。最后"此外穷通得上心"是点睛之笔:除了这样简单的生活,无论贫穷还是显达(穷通)都不能让他动心。
全诗通过"牛眠地""朽胔"这些质朴的意象,赞美了卢山人超脱物欲、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说他的住处虽然简陋到连牛羊都不常来,但内心却比那些追求富贵的人更富足。这种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尤其值得品味。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