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

荆璞虽未琢,须成圭璧珍。
峄桐虽未弦,须奏云和音。
抱此材质良,识真岂无人。
荐进忧禁严,持美以效君。
永为廊庙器,陋彼瑚琏陈。
胡然久贤劳,展骥沧海滨。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人才就像未经雕琢的宝玉和未上弦的好木头,虽然还没被加工使用,但本质珍贵,总会遇到识货的人。作者用生活中的物品打比方,表达了对人才的看法。

前四句用两个比喻:荆山的玉石还没雕刻,但注定会成为贵重玉器;峄山的梧桐木还没做成琴,但注定能弹出天籁之音。这是在说真正的人才就像这些原材料,虽然现在还没被重用,但本身的价值不会改变。

中间四句说人才自身条件好,总会遇到伯乐。但推荐人才要谨慎,要把最好的人才献给君主。这里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希望被重用的心态,也说明推荐人才是件严肃的事。

最后四句是作者的期许:希望人才最终能成为国家栋梁,而不是像普通礼器那样被闲置。末尾略带感慨:为什么有才能的人要长期埋没,像千里马只能在海边拉车?这里用"展骥"(千里马)的典故,暗指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舞台。

全诗用常见物品作比,把抽象的人才问题说得生动具体。既表达了人才观,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语言朴实但寓意深刻,就像在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发光前可能要经历漫长的等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