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唐代名将张镐的故事,用四个画面展现了他的忠诚与悲壮。
第一句"仗节星驰趣援兵":写张镐手持朝廷符节,连夜赶路去调援兵救睢阳。用"星驰"形容他赶路之急,像流星一样快,可见他救人心切。
第二句"睢阳惜已陷忠臣":可惜赶到时睢阳已经陷落,守城的忠臣张巡等人壮烈牺牲。"惜"字透露出深深的遗憾和痛心。
第三句"闾邱振命虽诛死":提到叛将闾邱晓违抗军令被张镐处死。这个细节说明张镐治军严明,即使局势危急也要整肃军纪。
最后"犹有浮图着矢人":用寺庙墙壁上留着箭痕的景象,暗示那场惨烈的守城战。箭痕就像历史的见证,让后人永远铭记忠臣们的牺牲。
全诗通过"赶路-迟到-执法-遗迹"四个片段,既赞美了张镐的忠勇,又哀悼了睢阳之战的悲壮。最后用箭痕这个具体物象收尾,比直接抒情更有力量,让英雄事迹永远定格在历史中。
徐钧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为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为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有传。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