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镇郡

镇郡开黔户,罗施迹尚留。
山原犹北折,河水自东流。
猿作殊方语,莺为绝国愁。
攀崖凌鸟道,沿谷瞰龙湫。
弥月晴阳少,经时毒雾稠。
鸡声出晓寨,萤火入边秋。
仗剑星随马,当歌雪满楼。
暗蓬惊散地,飞梦杳浮邱。
白发游堪远,丹心愧未酬。
艰危身万里,曾不为封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初到贵州偏远山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陌生环境的惊奇和漂泊他乡的复杂心情。

开头写贵州(古称"黔")山门大开,但还保留着古老少数民族(罗施)的痕迹。这里山势向北延伸,河水却向东流,形成奇特景观。猿猴的叫声像外语,黄莺的啼鸣带着异乡的哀愁,突显环境的陌生感。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了当地险峻的自然环境:要攀爬悬崖上的鸟道,俯瞰深谷中的龙潭。天气也很特别,连续多日少见晴天,却常有浓雾弥漫。清晨能听到山寨的鸡鸣,秋夜能看到萤火虫飞舞,展现边远山区独特的生活画面。

最后转向内心感受:诗人带着宝剑骑马夜行,在飘雪的楼台高歌。虽然漂泊在外像飞蓬般无依,梦中却向往着仙境。尽管头发已白仍远游,内心却因壮志未酬而惭愧。结尾点明主旨:历经艰险来到万里之外,根本不是为了求取功名,暗示着更高远的人生追求。

全诗通过"陌生环境+艰险旅途+内心独白"的结构,把边陲风光与文人情怀完美结合,既展现了贵州山水的神奇险峻,又传递了古代知识分子超越功利的精神境界。诗中"猿作殊方语""攀崖凌鸟道"等句尤为生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