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闻周青士有词纬之选寄之

喜瑶樽、细倾醽醁,苕溪已倦双桨。寒崖紫雾濛濛地,鸿过影留疏幌。

迟见访。乍断箧书成,好对群山爽。情多自奖。尽受得春怜,载归朱户,斜月堕罗帐。

休孤赏,拟倩麻姑仙爪,挑动人间技痒。名花不乏沉酣处,掩抑方堪寄想。

空追怅。似烛泪堂开,楚楚闻清响。秦欧既往。仗象管吹香,惊回弱梦,身老钿筝上。

现代解析

这首词像一封写给老友的信,字里行间透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淡淡感伤。

上阕(前半部分)像在和老友唠家常:
1. 开头说"很高兴能用美酒招待你",暗示作者刚结束一段旅途("苕溪已倦双桨"),现在正悠闲地在家小酌。
2. "寒崖紫雾"这几句像在描述自家环境——山间雾气朦胧,偶有大雁飞过,影子映在窗帘上,充满文人喜欢的清幽意境。
3. 提到朋友刚完成一本词集("断箧书成"),觉得正好可以对着群山品读,还夸朋友"情多自奖",是个重感情的人。

下阕(后半部分)转入更深层的感慨:
1. 用"麻姑仙爪"的神话典故,表达想激发世人创作热情的想法,就像仙女挠痒痒让人忍不住想写诗。
2. "名花"比喻好诗词,说优秀的作品需要细心品读("掩抑方堪寄想"),不能草草对待。
3. 结尾有些伤感,提到前辈词人已成过往("秦欧既往"),自己如烛泪将尽,只能在音乐(钿筝)中追忆往昔,透着文人暮年的惆怅。

全词妙在:
- 把文人雅聚、读书写作这些日常写得像山水画般风雅
- 用"麻姑挠痒"这样生动的比喻说创作冲动
- 从欢聚的喜悦自然过渡到人生感慨
- 最后"身老钿筝上"的画面感极强,一个白发文人抚琴追忆的形象跃然纸上

就像我们现代人聚会时,开始欢声笑语,酒过三巡后难免聊起青春不再的感触,古今文人的心境其实很相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