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壬辰1832春仲周芸皋观察来澎抚恤蒙赐诗文集五种即用襄阳集春游杂兴八首韵赋呈① 其六

五马曾临汉水滨,龚黄宦辙⑴旧知津。
高门共识登龙侣,远市都逢买犊人。
桑影扶疏环四境,柝声周匝接三秦。
文翁更有欢心处,义塾弦歌总是春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周芸皋的官员到澎湖地区慰问百姓的场景,展现了官民和谐、地方繁荣的景象。

前两句"五马曾临汉水滨,龚黄宦辙旧知津"是说周芸皋像古代贤臣龚遂、黄霸一样,曾经在汉水一带做过官,熟悉为官之道。"五马"代指高级官员的仪仗。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当地生活:官员到访时,有头有脸的人都来拜访("高门共识登龙侣"),集市上看到百姓买牛耕田("远市都逢买犊人")。桑树茂密环绕四周("桑影扶疏环四境"),夜晚的打更声此起彼伏("柝声周匝接三秦"),暗示这里治安良好、生活有序。

最后两句"文翁更有欢心处,义塾弦歌总是春"特别点出周芸皋最欣慰的是看到当地学堂里孩子们读书唱歌的景象,就像春天一样充满希望。这里用汉代教育家文翁来比喻周芸皋重视教育。

全诗通过官员视察的视角,用"买牛""桑树""打更声""学堂"这些日常细节,勾勒出一幅安居乐业的地方图景,赞美了官员的治理有方和当地的教育兴盛。语言朴实但意境优美,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祥和氛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