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题汤院壁

紫翠林中便赤足,白龙潭上看青山。
药炉丹井知何处,三十六峰烟月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黄山游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前两句"紫翠林中便赤足,白龙潭上看青山"写的是作者在黄山中的自在状态。在紫翠色的山林中光着脚行走,在白龙潭边眺望远处的青山。这里的"赤足"表现出一种亲近自然、无拘无束的状态,而"紫翠"、"白龙"、"青山"这些色彩鲜明的词语,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黄山画卷。

后两句"药炉丹井知何处,三十六峰烟月寒"则转向更深的意境。作者想到传说中仙人炼丹的遗迹已无处可寻,眼前只有三十六座山峰笼罩在寒烟冷月之中。这里既有对仙踪难觅的感慨,又通过"烟月寒"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空灵的意境,让人感受到黄山的超凡脱俗。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通过几个典型场景的描绘,既展现了黄山的瑰丽景色,又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然、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中色彩对比鲜明(紫翠、白龙、青山、烟月),动静结合(行走与静观),虚实相生(眼前景与仙人传说),读来既觉画面感十足,又余韵悠长。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