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顾监丞

四州鼓吹迓前茅,几载疮痍变乐郊。
黎母盗清民有犊,佽飞士勇海无蛟。
安排循吏添新传,检点耆英少故交。
欲发幽潜慰冥漠,自惭笔砚暮年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纪念一位姓顾的官员(监丞)而写的挽诗,通过回顾逝者的政绩和表达自己的哀思,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清廉官员的敬重。

前四句写政绩:
1. "四州鼓吹迓前茅":顾监丞到任时,各地百姓奏乐欢迎他(前茅指先锋,这里比喻受百姓期待的好官)。
2. "几载疮痍变乐郊":他用几年时间把原本困苦的地区变成了安居乐业的地方。
3. "黎母盗清民有犊":他治理有方,连黎母山(海南)的盗贼都改邪归正,百姓能安心养牛("犊"代指安定生活)。
4. "佽飞士勇海无蛟":他训练的士兵(佽飞是古代勇士兵种)像能斩蛟龙的勇士一样,让海域太平。

后四句写哀思:
5. "安排循吏添新传":顾监丞的事迹值得被记入《循吏传》(史书中记载好官的章节)。
6. "检点耆英少故交":如今整理老朋友的名单时,发现又少了一位(耆英指年高德劭者)。
7-8. "欲发幽潜慰冥漠,自惭笔砚暮年抛":作者想写文章告慰逝者,却惭愧自己晚年荒废了笔墨,难以表达深切哀思。

核心魅力:
- 用对比手法凸显政绩:从"疮痍"到"乐郊",从"盗清"到"海无蛟",展现顾监丞的治理成效。
- 情感真挚:没有空泛赞美,而是通过具体事例(养牛、海防)和自责(惭愧写不好)来表达敬重与哀伤。
- 历史厚重感:诗中提到的《循吏传》、佽飞等典故,让这位地方官的形象与历史中的清官传统相连。

全诗如同一篇浓缩的"好官传记",既记录了一位造福百姓的官员,也透露出作者对时代中正直之士逐渐凋零的感伤。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