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寥寥二千载,道统几欲坠。
濂洛暨关中,浚源接洙泗。
乾淳诸大儒,流派何以异。
无极而太极,性命发其秘。
先天而后天,理数稽其至。
四书共群籍,精微穷奥义。
五常与异端,辨析无遗旨。
谓教以渐进,谓功可直遂。
为说虽殊科,其归同一揆。
践修本诚敬,讲贯非口耳。
要在绝己私,浑然循天理。
启钥以抽关,发蒙而警聩。
后进有所宗,绝学得所继。
作者蔑以加,百世或可俟。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关于理学的诗词,接下来为你通俗易懂地分析它:

1. “寥寥二千载”:指道统传承历经了两千年之久。
2. “道统几欲坠”:表示道统的传承在历史长河中曾面临断绝的危险。
3. “濂洛暨关中,浚源接洙泗”:描述了理学传承的源头和脉络。“濂洛”指的是北宋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与二程(程颢、程颐),他们主要在洛阳讲学。“关中”则指的是张载,他在陕西讲学。“洙泗”是古代儒家先贤孔子讲学的地点,这里表示理学继承了儒家的道统。
4. “乾淳诸大儒”:指的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如朱熹等。他们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理学思想。
5. “无极而太极,性命发其秘”:讲的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即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原理。“无极”和“太极”是描述宇宙起源和构成的哲学概念,“性命”则涉及到人的本质和修养。
6. “先天而后天,理数稽其至”:阐述的是理学的宇宙观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先天”和“后天”是描述宇宙发展和变化的阶段。
7. “四书共群籍,精微穷奥义”:指的是理学研究中,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中的深刻道理。
8. “五常与异端,辨析无遗旨”:表示理学在探讨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同时,也会与其他非正统思想进行辨析。
9. “谓教以渐进,谓功可直遂”:说的是理学提倡循序渐进的修身方法和通过努力可以直接实现功业的理念。
10. “为说虽殊科,其归同一揆”:虽然理学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但它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寻求真理和修身养性。
11. “践修本诚敬,讲贯非口耳”:强调实践修行的重要性,并指出真正的学问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讨论,更需要实际行动。
12. “要在绝己私,浑然循天理”:这是理学的核心要求之一,即要消除个人的私欲,遵循天理行事。
13. “启钥以抽关,发蒙而警聩”:表示理学的教导能够启迪人们的心灵,使糊涂的人变得清醒。
14. “后进有所宗,绝学得所继”:意味着后来的人们可以继承和发扬这一绝学,使其得以延续。
15. “作者蔑以加,百世或可俟”:对理学的创立者和他们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并期待其影响能够持续百世。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深入阐述了理学的起源、发展、核心思想和目的,展现了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它用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普通读者也能理解理学的精髓和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