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后海诸峰

寻山兴难已,理策出烟寺。晴岚漾朝光,薄雾散空吹。

荒途没人径,一石一天地。环海千万峰,劫初和儿戏。

盼左兴难尽,睐右赏不置。坠岸千仞青,嵌空一天翠。

平生见名山,履险身忘悸。独此奇无穷,瞠目不敢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山远眺后海群峰的震撼体验,用生动的画面感传递出大自然的壮美和人类的渺小感。

开篇写作者按捺不住登山冲动,清晨就拄着手杖离开烟雾缭绕的寺庙出发。阳光穿透薄雾,营造出朦胧而充满生机的晨景。这里用"晴岚""薄雾"等意象,让读者仿佛看到阳光在雾气中流动的画面。

走到人迹罕至的山路时,每块巨石都像自成一个世界,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后海周边千万座山峰,在作者眼中就像远古时代孩童随意堆砌的玩具,这个比喻既写出群峰的密集,又暗示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

当作者左右环视时,完全被美景征服——左侧山峰让人兴致盎然,右侧景色更令人流连忘返。陡峭的青色悬崖高达千丈,碧蓝的天空像被镶嵌在山峰之间,这种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空间感,形成极具冲击力的画面。

最后作者感慨:虽然见过不少名山,也能淡定面对险境,但眼前这无穷无尽的奇景,却让他震撼到不敢直视。这种"美到让人害怕"的体验,正是面对极致自然景观时最真实的心理反应。全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描写,最终达到情感高潮,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面对自然奇观时的敬畏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