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写给好友丁制置的,表达了对三十年友情的珍视和离别后的思念。我用大白话帮你拆解一下:
第一句"锦里论交三十年": 就像说"咱俩在成都相识三十年",用"锦里"代指成都,突出地方特色。"论交"就是结交的意思,平淡中带着岁月沉淀的分量。
第二句"浮筠大玉透中边": 这句最妙!把朋友比作"浮筠"(水边青竹)和"大玉"(美玉),说他的品格像竹子一样清高,像玉石一样内外通透。用具体物品比喻抽象品德,画面感很强。
第三句"投荒已作无期别": 直白说就是"你被流放后,我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用"投荒"指代流放,既含蓄又沉重,"无期别"三字道尽绝望。
第四句"梦觉依然堕我前": 最动人的一笔!"醒来发现你突然出现在我面前",用"堕"这个动词特别生动,仿佛朋友是从天而降的惊喜。把久别重逢的恍惚感写得像电影慢镜头。
全诗亮点: 1. 时间跨度大:三十年友情→绝望离别→意外重逢,像压缩的人生片段 2. 比喻新颖:用竹子+美玉形容人,比直接夸"你真好"高级十倍 3. 情感反转:从"永别"到"突然出现",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4. 用词精准:"堕"字把惊喜感写活了,现代人可能会说"你咣当一下出现"
本质上,这是首关于"真朋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诗。就像现在人说"最好的朋友是多年不见,再见依然如故",古人用更优雅的方式表达了同样的情感。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