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邑中刘王庙

水围聚落蔼藤缠,灵纪金刀祀典专。
碑语谁非年月误,神功自托道途传。
三乡捐廪祈多福,百里斋香卜有年。
争怪野云头上起,村村先欲雨公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叫刘王庙的地方,充满了民间信仰和农耕生活的烟火气。

前两句写庙宇环境:村子被水环绕,藤蔓爬满庙墙,人们虔诚供奉着传说中的"金刀"神灵(刘王)。这里用藤蔓缠绕的细节,暗示庙宇历史悠久,香火不断。

中间四句讲庙宇的灵验:虽然庙里石碑的年代可能有误,但老百姓不管这些,他们更相信口口相传的神奇故事。附近几个乡的村民都捐出粮食来祈福,百里之内都有人来烧香求丰收。这些描写生动展现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的心理——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保佑上。

最后两句特别有意思:天上刚飘来一朵云,各村就急着求雨了,而且都希望雨先下在自己田里。这个画面既幽默又真实,把农民盼雨又自私的小心思写得活灵活现,就像现代人看到下雨天邻居抢着收衣服的场景。

全诗就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没有刻意说教,只是如实记录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小心思。我们能看到古人和现代人其实很像: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甚至那点可爱的小自私,都是相通的。这种跨越时空的人性共鸣,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