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弁山时的闲适心境和自然美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四句写景:竹林小径幽深,松涛声在耳边回荡,清澈的水面映照着花朵,暖风中鸟儿互相啼叫。诗人用"迷"字形容竹径的曲折,用"汹"字表现松涛的气势,动静结合,画面感极强。"水清花自照"一句尤为巧妙,既写花的倒影,又暗含花自赏的意境。
后四句抒情:喝完酒想下棋,放声歌唱却缺了唾壶(古人吐痰的器具),重游这个潇洒之地,暂时得到了心灵慰藉。这里通过"思棋局""歌长"等生活细节,展现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最后"聊足慰须臾"透露出淡淡的惆怅,说明这种快乐只是暂时的。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自然"二字,无论是景物描写还是情感表达,都浑然天成。诗人把寻常的山水写得生机盎然,把日常的闲适写得意味深长,让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诗中"潇洒"二字可说是点睛之笔,既是写景,也是写人,道出了诗人追求自由洒脱的人生态度。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