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何仲默别郑山人兼柬李献吉

岁晚同为客,冲寒对别尊。独怜辞帝阙,不羡曳王门。

行计惟诗卷,相思有梦魂。南还逢李白,怅望几黄昏。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岁末寒冬时,诗人与朋友分别的场景,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文人风骨。

前两句点明时间背景:年末天寒,诗人与朋友(何仲默)都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冒着寒风饮酒告别。"冲寒"二字既写实景,又暗含人生艰辛。

中间四句展现文人品格:朋友辞别京城却不羡慕权贵("不羡曳王门"用典故表示不屑攀附权贵),行李中只有诗卷相伴,说明他是个清高的读书人。虽然分别,但梦中还会彼此思念,感情深厚。

最后两句巧妙用典:诗人想象朋友南归后会遇到李白(实指共同好友李献吉),而自己只能惆怅地望着黄昏。这里用"李白"既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又暗示他们都是像李白那样有才情的文人。"怅望几黄昏"的意境特别美,把依依不舍的情绪融入暮色中,余韵悠长。

全诗语言朴素但情感真挚,通过寒冬送别的场景,展现了古代文人清高自守的品格和深厚的友谊。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行李简单但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以及"人虽分别但梦中相见"的深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