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湖边美景,充满生机与喜悦。
前两句写雨后天晴的湖景:春雨像油脂般滋润大地,刚放晴的湖面波光粼粼。桃花杏花争相绽放,红艳艳的花朵像织锦机里刚织出的华丽绸缎。这里用"膏雨"形容春雨的珍贵,用"锦一机"比喻繁花似锦的视觉冲击。
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写杨柳:新抽芽的柳枝像刚考中进士的得意书生,在春风中尽情舞动嫩绿的枝条。把杨柳比作"新及第",既写出柳叶的鲜嫩,又赋予它金榜题名的欢快情绪;"绿罗衣"的比喻既描绘柳叶的质地,又暗示它像翩翩起舞的绿衣少年。
全诗通过"争"字串联起不同意象:春雨与晴光在互动,桃杏在争艳,杨柳在争舞,共同构成一幅动态的春日画卷。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和拟人,把常见的雨后春景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大自然万物争春的蓬勃朝气。
宋伯仁
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