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方伯小像三首 其二 (戊寅)

薇堂绷子出花前,野老来逢汤饼筵。
料得牵衣添阿囝,肯容郎罢赋林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语言朴实却充满人情味。

前两句"薇堂绷子出花前,野老来逢汤饼筵"说的是:在开满花的薇堂前,一位乡村老人来参加孩子的满月宴席。"绷子"指婴儿的襁褓,"汤饼筵"是古代庆祝孩子出生的宴会。这里用简单的画面,传递出喜庆祥和的氛围。

后两句"料得牵衣添阿囝,肯容郎罢赋林泉"更显温情:可以想象孩子会拉着父亲的衣角撒娇("牵衣添阿囝"),而做父亲的("郎罢")也心甘情愿放弃隐居生活("赋林泉"),留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

整首诗通过满月宴、孩子撒娇这些生活细节,展现了平凡家庭中的幸福。特别最后用"肯容"二字,幽默地表达了父亲为了孩子甘愿改变生活计划的慈爱。这种将家庭琐事写得趣味盎然的笔法,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