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杂咏十首 其七 红叶四首之四

洗却尘容玉露寒,晴光烘染上林端。
江枫向夕宜残照,墙杏争春竟误看。
未老朱颜怜晚暮,从来紫气近长安。
荆关图画分明在,写出秋心一种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红叶的美丽画卷,同时暗含人生感悟。

前两句写红叶经过寒露洗涤后,在晴空下被阳光染红,挂满枝头。"洗却尘容"用拟人手法,把红叶比作洗去尘埃的美人。"烘染"二字生动展现了阳光为红叶上色的过程。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红叶的独特美:江边枫树适合在夕阳下观赏,而墙边杏花常被误认为在争春。这里用"误看"巧妙指出杏花虽美却不如红叶应景。随后诗人将红叶比作人到中年——容颜未老却已染上暮色,又用"紫气近长安"的典故暗示红叶虽在深秋却依然高贵。

最后两句总结:这红叶美景就像五代画家荆浩、关仝的传世画作,用最纯粹的红色画出了整个秋天的灵魂。"秋心一种丹"是全诗点睛之笔,把红叶升华为秋天精神的象征。

全诗妙在:
1. 用阳光"烘染"、杏花"误看"等动态描写让静景鲜活
2. 通过枫与杏、青春与晚暮的多重对比深化主题
3. 结尾将眼前景升华为艺术永恒,余韵悠长
4. "秋心"二字将景物、人生、艺术感悟完美融合

诗人表面写红叶,实则借物抒怀,表达了对成熟之美的欣赏——就像人生中年,褪去浮华后反而展现出更醇厚的风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