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荆驿山中至湘阴度林子口时因暴雨停骖田父家又暮夜传言有虎

朝游七泽暮三湘,把炬传餐夜未央。
世路不须防虎穴,客心终是倦羊肠。
暂投茅屋云相伴,侧听枫江雨欲狂。
讵是停骖能问俗,祇令道路叹劻勷。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旅途中的一段惊险经历,语言生动直白,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用"朝游七泽暮三湘"展现行程的匆忙,像电影快镜头一样带我们穿越湖南的山水。夜里举着火把赶路,在农家吃饭的场景特别真实,让人仿佛看见摇曳的火光下疲惫的旅人。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诗人说世道艰险,但最累的不是可能遇到老虎的危险,而是像羊肠小道般曲折难行的人生之路。这个比喻很妙,把抽象的"人生困境"变成了具体的山路形象。在暴雨中借宿茅屋时,听见江水在枫林间咆哮,风雨声和内心的不安交织在一起,画面感极强。

最后两句点出主题:这次停留不只是为了避雨问路,更是让诗人对奔波劳碌的生活发出感叹。"劻勷"这个词现在不常用,但结合上下文能猜到是指忙乱慌张的样子,很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狼狈。

全诗用暴雨夜遇虎的惊险经历,隐喻人生道路的艰难。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实感——赶路的疲惫、借宿的窘迫、对前路的忧虑,都是普通人也会经历的。诗人没有刻意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旅途见闻,让读者自己体会人生的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