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木操题文学江先生风木图

有树芃芃兮山之阿。树枝欲静兮天风多。风不停兮柰尔何。

儿有禄养兮为亲怡。亲不待兮将何为。感皋鱼兮泪空垂。

我语天风兮莫吹彼树上乌。彼乌能反哺哑哑引其雏。

嗟嗟我生兮不如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触景生情的场景:山间树木被大风吹得摇摆不停,引发诗人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生遗憾。

开篇用风中摇摆的树木起兴,"树枝想安静却被大风吹个不停"这个画面,暗喻人生中许多事情身不由己。诗人联想到自己虽然有了俸禄可以奉养父母,但父母已不在人世,这种遗憾就像树木无法抗拒狂风一样无可奈何。

中间借用"皋鱼"的典故(春秋时期孝子,因未能尽孝而自责),表达自己面对父母离世的愧疚之情。最后通过乌鸦反哺的对比,用"乌鸦尚且知道喂养老鸟,我却不如乌鸦"这样直白的比喻,把未能尽孝的自责推向高潮。

全诗语言质朴却情感浓烈,通过三个递进层次:
1. 自然景象引发联想
2. 直接抒发人生遗憾
3. 用动物行为反衬自责
把中国人最重视的孝道与最痛心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表达得既生动又深刻。诗中反复出现的"风"既是实景描写,也象征着命运的不可抗拒,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