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高佥宪

斯文骨肉最相亲,况复比邻唱和频。
淡薄年来轻世味,绸缪日久见天真。
一鞭行色青山暮,两地离情白发新。
马上思君重回首,落花芳草不胜春。

现代解析

好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留别高佥宪》是一首告别诗,作者可能在与一位朋友告别之际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不舍之情。接下来我将逐句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斯文骨肉最相亲”,意思是我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文化情感纽带,像亲人一样亲近。斯文在这里指的是文化和礼貌的行为,骨肉则代表家人或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二句,“况复比邻唱和频”,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交往非常频繁,他们经常一起唱歌、交流,关系非常融洽。比邻指的是邻居,唱和在这里指的是相互交流和合作。

第三句,“淡薄年来轻世味”,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事务的淡漠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越来越不重视世俗的利益和权力,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实。淡薄表示对世俗的不重视,轻世味则意味着对世俗事物的轻视或忽略。

第四句,“绸缪日久见天真”,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和交往,他们展现出了真实的自我,彼此之间的友谊更加坚固和真诚。绸缪在这里指的是事先的准备和计划,天真则代表真实和纯洁的心意。

第五句,“一鞭行色青山暮”,描述了诗人即将离开的情景。他赶着马匹离开,青山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壮丽而凄凉。一鞭行色代表着出发和离别,青山暮则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悲伤氛围。

第六句,“两地离情白发新”,进一步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离别使诗人感到孤独和悲伤,白发则代表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和对离别的痛苦。

最后一句,“马上思君重回首,落花芳草不胜春”,表达了诗人在离开时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在马上回头看朋友时,诗人感叹落花和芳草的美景无法比拟我们之间的友情之春。这里用春天作为友谊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感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总的来说,《留别高佥宪》是一首表达深厚友谊和不舍之情的告别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抒情的表达,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之间亲密关系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悲伤之情。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