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岭

鳌岭飘飘理巾舄,天风北来吹鬓毛。
土花石黛自成锦,松枝海水相为涛。
空门闭云春寂寞,山鬼啸月夜萧骚。
清斋白饭正着我,蒲团坐啸求吾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鳌岭(高山)上的超然体验,充满自然与心灵的共鸣。

前两句写登山者的潇洒姿态:他整理衣巾和木鞋,任山风吹乱鬓发,显得自由不羁。"天风北来"暗示环境的壮阔,人也融入其中。

三四句用比喻展现山景之美:石头上斑驳的苔藓像天然锦缎,松枝摇曳与海涛声交织成澎湃乐章。这里把静态的石头和动态的松涛都写活了。

五六句转向幽静氛围:云雾笼罩的山寺显得空寂,月夜中山鬼(可能指风声)的呼啸更添凄清。这种反差让人感受到深山的神秘感。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满足于简单的斋饭,在蒲团上静坐冥思,寻找志同道合者。这表达了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观与内心体验完美融合:风吹鬓发是身体感受,松涛海声是听觉画面,石纹如锦是视觉联想,最后回归朴素的生活追求。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告诉我们:真正的逍遥,不在于外在环境,而在于内心能否与自然共鸣。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