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介甫

溪桥久废湮,竹树半攲侧。
梦寻六代尘,老构一椽宅。
谁知江令门,犹倒山公舄。
霸气消旧朝,歌声慨陈迹。
鼎族昔繁华,荒径今岑寂。
愿言辟榛芜,重与开景色。
石叠云自生,渠凿流不息。
我幸卜公邻,望衡步咫尺。
晨夕惬素心,把臂共悦怿。
西崦带烟樵,南埭钓水食。
底事忧怦怦,相将爱惕惕。
或筑吟诗坛,或设谈经席。
焉知才不才,聊各适其适。
岸帻豁眼界,挥麈吐胸臆。
陇晴许扶鸠,水涨可𣏾鹢。
嗒然得丧忘,往事莫凄恻。
佳会不可常,岁月岂抛掷。
蒙庄赖妻贤,渊明空子责。
弱木手自栽,勿徒嗟立壁。
滋培待其成,斧削工师职。
更为广轩亭,左右支图籍。
钟山挹爽来,烟鸟纷若织。
绿菘篱下采,金尊池上涤。
此盟更岁寒,一笑星发白。
箸力如未尽,尚能越阡陌(清朱绪曾《金陵诗徵》卷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对友人王介甫的深情厚谊,以及两人在自然山水中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生活。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开篇通过"溪桥久废湮,竹树半攲侧"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荒凉却又宁静的隐居氛围。诗人用"梦寻六代尘"暗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而"老构一椽宅"则表现出安于简朴的生活态度。

中间部分生动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比邻而居的快乐生活:他们一起吟诗谈经,扶鸠观鸟,钓鱼采蔬,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把臂共悦怿"等句生动表现了真挚的友情,"焉知才不才"则体现了超脱世俗名利的豁达心态。

最后部分以"弱木手自栽"为喻,表达了培育德行需要耐心等待的道理。"钟山挹爽来"等句描绘了优美的自然环境,而"此盟更岁寒"则强调了友谊的坚贞。结尾"箸力如未尽"展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精神。

全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精神自由、珍视真挚友谊的理想。诗人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真挚友情的珍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淡泊明志"的精神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