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方广过高台次敬夫韵

素雪留清(原校:疑当作青)壁,苍霞对赤城。
我来阴壑晚,人说夜灯明。
贝叶无新得,蒲人有旧盟。
咄哉宁负汝,安敢负吾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山水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前两句写景:白雪覆盖着青翠的山壁,晚霞映照着赤红的山峰。用"素雪"和"苍霞"的对比,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明的山水画卷。

中间四句叙事:诗人傍晚来到幽深的山谷,听人说这里夜晚的灯火很明亮。"贝叶"指佛经,"蒲人"指僧人,这两句说虽然没能获得新的佛法感悟,但与修行之人的旧日约定仍在。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说,怎么敢辜负自己的生命呢?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珍惜时光、坚守本心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山水之景引出人生感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又包含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最后两句尤其打动人心,提醒我们要活出真我,不辜负这一生。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