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白发老农在十六夜(农历十六的夜晚)独自登上孤山赏月的情景,通过简洁的画面传递出时光变迁的感慨。
前两句"白头田父出当年,寺下江深水拍天": - 用"白头田父"这个形象,暗示老人经历过漫长岁月 - "寺下江深"展现出一幅江水拍打山寺的壮阔夜景 - 两个画面并置,形成白发老人与永恒江山的对比
后两句"沧海自从成陆后,禅宫渐与月宫连": - 用"沧海变桑田"的典故,表现地质变迁的漫长过程 - "禅宫与月宫连"既是实写月光笼罩寺庙的景象 - 也暗含人间与仙境逐渐交融的意境
全诗亮点: 1. 用老人看月的小场景,带出沧海桑田的大主题 2. "水拍天"的动感与"月宫连"的静谧形成巧妙对比 3. 最后一句把地面寺庙和天上月宫联系起来,营造出超现实的梦幻感
本质上是在说:虽然人世不断变迁,但自然永恒,人与天地可以达成精神上的和谐统一。老人看月的身影,正是人类在时间长河中对永恒之美的一种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