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喜凝祉见过信宿山堂依韵有答(乙卯) 其三

小隐栖迟物外踪,秦溪深处最高峰。
蜗庐独卧烟霞冷,蛛网长将卷帙封。
锦字频年裁欲尽,青云千载怅无从。
多君何事偏情赏,恐有人间说好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文人生活,同时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前四句写隐居生活:诗人在秦溪深处的最高峰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住在简陋的茅屋里,独自感受着清冷的烟霞。因为少有人来访,连书卷都被蜘蛛网尘封了。这里用"蜗庐"(蜗牛壳般的小屋)和"蛛网"两个意象,生动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清贫与孤寂。

后四句转向内心感受:诗人说自己这些年写了很多诗("锦字"指华美的文字),却始终未能实现远大抱负("青云"比喻高远的志向)。最让他感动的是居然还有人专程来山中拜访他,这让他既惊喜又惶恐,怕自己像古代那个叶公好龙的故事一样——表面上喜欢隐士生活,实际上并非真心。

全诗妙在最后这个典故的运用:诗人用"叶公好龙"的典故自嘲,既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感激,又透露出对自己隐居生活是否真实的反思。这种既享受隐居又渴望知音的复杂心态,让整首诗显得格外真实动人。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