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族谱诗

生民之初自古先,林林棼棼天壤间。
后来作者有圣贤,制为氏族分姻连。
犹虑后世昧本源,复著谱牒存简编。
袁氏之先何蝉嫣,宣仲起家初氏辕。
固为博士经术专,盎一名丝或氏爰。
不知何年定为袁,邵公登用遘时艰。
垂绅正笏立朝端,九重倚赖四海安。
魏晋而下亦有年,代不乏人秉贞坚。
石头忠节贯九泉,九原不死愧褚渊。
恕己殉唐尤可怜,功在社稷垂不刊。
滋为唐相有圭田,请立家庙严豆笾。
子孙似续遂绵延,散居四方日以蕃。
鄞邑之族自宋迁,近代复有玉堂仙。
奕叶业儒操椠铅,珙究六籍益覃研。
自惟受姓岁二千,谱牒散轶伊谁愆。
乃述所闻手自笺,尚病简略弗克全。
我言禹功始浚川,放诸四海乃滔天。
春秋书法得牵联,如彼瓜瓞方绵绵。
枝牵蔓引相攀援,后人继承能勉旃。
一传可至千百传,我作歌诗知其然,子孙世守如真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袁氏家族的族谱诗,用诗歌形式讲述了袁氏家族的起源、发展和荣耀。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家族起源
诗歌开头讲人类早期没有姓氏区分,后来圣贤制定了姓氏制度。袁氏最早源自"辕"姓(宣仲开始用这个姓),后来演变成"袁"姓。早期代表人物有辕固(汉代博士)、袁盎(汉代名臣)等。

2. 历代名人
诗中列举了袁氏历代杰出人物:
- 东汉袁安(邵公)是正直的朝廷重臣
- 东晋袁崧(石头)是宁死不屈的忠臣
- 唐代袁恕己是为国捐躯的功臣
- 唐代袁滋是位高权重的宰相
这些人都以忠诚、正直著称,为家族赢得荣誉。

3. 家族发展
袁氏从北方逐渐南迁,宋代时有一支迁到宁波鄞县。家族世代读书做学问,比如袁珙就是研究经典的学者。虽然家谱资料有缺失,但作者还是尽力整理记录。

4. 传承意义
最后用大禹治水和瓜藤蔓延作比喻,说明家族就像藤蔓一样会不断延伸发展。作者希望后代能继承家族优良传统,让袁氏血脉代代相传。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把枯燥的家族历史写成有故事的诗歌
- 通过具体人物故事展现家族精神(忠诚、正直、学问)
- 用生动的比喻(治水、瓜藤)说明家族传承的意义
- 充满对家族的自豪感和对后代的期许

简单说,这就是袁家的"家族故事会",用诗歌告诉后代"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0